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可愛的昆蟲- 蟬(1) 田園記趣系列(9) 王飛龍 Dragon

 可愛的昆蟲- 蟬(1)  田園記趣系列(9)    王飛龍 Dragon

我的園裡,不灑農藥、除草劑,不施化學肥料,漸漸的形成了一個生態環境。前幾篇介紹過的植物多樣性,此外,也發現了不少小動物。昆蟲為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類群之一,不例外的,園裡也發現了不少昆蟲,或著看起來像昆蟲的節肢動物。本篇文章不是學術論文,所以沒有嚴格遵守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把看起來像昆蟲的蟲子都叫做昆蟲。並自己創造了獨自的分類法:1. 可愛的昆蟲:外表亮麗、不會螫人,看到了想抓下來把玩。2. 一般昆蟲:對我的作物無害,互不招惹。3.討厭的昆蟲:危害到我的作物,想除之為快。 

   首先介紹的是蟬類。蟬類是夏天的指標之一,有人嫌它騷擾午休,但是少了蟬鳴聲會讓夏天變得毫無生氣。但是已知蟬的紀錄約2500種,有的根本不會叫,有的長的樣子讓我們無法想像。在我園裡出現最多的是長約56公分的大型蟬,鳴聲非常嘹亮。成蟲出現於每年的59月,在樹幹上可以看到很多蟬殼。有一次看到一隻爬到樹幹上尚未羽化的蟬,於是用縮時攝影錄下了它羽化的過程。

蟬的羽化過程


           以它的體型來看,應該是台灣常見的台灣熊蟬或台灣騷蟬。雄蟬在腹部腹瓣下有鼓膜、鏡膜、共鳴箱等構造組成的發音組織,鼓膜會發生振動,經其他部位共鳴以後,發出蟬鳴聲,發出的蟬鳴聲不是連續的,而是沙、沙、沙、沙。台灣熊蟬的生命週期約5年,雄蟬利用蟬鳴吸引雌蟬完成交配產卵,就結束了牠們短短半個月的一生。雌蟬把卵產在樹皮內,孵化後,小若蟲再回到土裡度過蟬一生的大半輩子,每脫一次皮就長大一些,約在第5年才鑽出泥土,爬上樹幹羽化。

台灣熊蟬(黑蟬)

         另一種常見的蟬是草蟬:它是低海拔與平地草叢間常見的種類,長約3公分的中型蟬。成蟲出現於春、夏二季,經常在草叢等綠葉間活動,吸食禾本科植物及產卵。雄蟲會鳴叫,聲音清脆悅耳,是連續的一長音。草蟬的幼蟲在土裡面生長約要一年時間,然後爬到地面羽化,通常在矮灌木樹幹上最容易找到它們的蛻殼。

草蟬

             葉蟬類體型很小只有2公分左右,樣子很像小型的草蟬,但是不會叫。它分布很廣,會吸取植物的汁液,會危害水稻、小麥、大麥、甘蔗、茭白筍、玉米、油菜等,算是害蟲。

葉蟬

           葉蟬中有一種「小綠葉蟬」,是茶園裡常見的昆蟲。會吸取茶葉的汁液,是包種茶或其他烏龍茶的茶園裡不受歡迎的昆蟲。但對種植「東方美人茶」的茶園來說卻是非常重要,因為經過「小綠葉蟬」叮咬的葉芽會帶有一股甜蜜甘香,這是「東方美人茶」茶的特徵。因為小綠葉蟬的刺吸行為,會讓茶葉嫩芽起了防禦反應,分泌能夠保護茶芽的物質,這也正是茶芽出現果蜜甜香的原因,因此對「東方美人茶」茶園而言,小綠葉蟬是種不可或缺的益蟲。

茶葉上的小綠葉蟬

      「東方美人茶」的獨特風味,有賴小綠葉蟬的叮咬,而且茶葉被叮咬的越多,茶品的蜜香也會越重,「東方美人茶」價格也會隨之升高。但是被小綠葉蟬吸食得越多,會降低茶葉產量,茶農如何在價格與產量之間取得最大收益,有賴經營者的拿捏。「小綠葉蟬」很怕農藥,所以「東方美人茶」茶園為了留住小綠葉蟬,很多選擇不用化學農藥,以最天然有機的方法種植茶樹,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過這也為茶農帶來另一個難處,那就是增加了茶樹被其他害蟲侵襲的機會,其中有一種叫獵蛛的小紅蜘蛛,一般也是為農家所厭惡,但是它會捕捉小綠葉蟬,讓小綠葉蟬的密度維持一定。「東方美人茶」,是結合大自然和人們的心血製作而成的「奇蹟茶」,品茗時,若能理解當中的獨特之處,才能理解這款茶的價值。

小綠葉草蟬的生態平衡

        接下去介紹兩種有趣的蟬,在台灣沒有我沒見過,是否正確不敢保證,只是見到報導覺得有趣,錄於下分享各位。

         在北美洲,有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羽化而出的蟬,叫十七年蟬,它出現時是鋪天蓋地,據說可達數億隻,羽化期間居民都不敢打開門窗,深怕被它們入侵,在院子常常可以掃到成堆的屍。它們在地底蟄伏十七年始羽化而出,成蟲的生命約為兩周,唯一的目的是傳宗接代,雄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於產卵後死去。想到它們在暗無天日的的地下,渡過漫長十七年歲月,然後羽化過了兩周浪漫的生活就離世,讓人感覺不勝唏噓科學家解釋,十七年蟬的這種奇特生活方式,為的是避免天敵的侵害,並安全延續種群,因而演化出一個漫長而隱秘的生命周期。

17年蟬


17年蟬成堆

            與蟬相關的成語中,為眾人所熟知的應屬「寒蟬效應」了,比喻人受到威嚇後不敢作聲。與其相對應的美國的法律術語是「Chilling Effect指當下對言論自由的「阻嚇作用」 即使是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在中文裡,將「Chilling Effect」翻成寒蟬效應,是源自成語「噤若寒蟬」,蟬鳴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於天寒,不能發聲,乃以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實際上,有一種蟬叫做蒙古寒蟬,體長約3-4公分,成蟲在每年7-9月大量出沒,雄蟬發音器發達,其鳴叫聲非常洪亮,蒙古寒蟬生性敏感,受到驚嚇即噤聲躲藏不易捕捉。這或許是「寒蟬效應」的另一種解釋了。

寒蟬

ps.   修課同學,閱後留心得,期末有bonus



















2 則留言:

  1. 使用最自然的種植方法排除一切可能會破壞土質、水質、自然環境與生態的物質。給作物一個真正自然的成長環境,讓在地農作與生態形成和平共處、互利互惠的雙贏局面。
    雖然蟬的生命長達十幾年,但是它們只有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夏天,才能從土裡出來爬上樹放聲歌唱,所以蟬的成長既是漫長也是艱苦。
    老師以蟬作為觀察,我想到曾經閱讀過一小段話關於蟬的文章:「蟬的一生,就是在演奏音樂,它那麽小卻那麽響,竟響徹一個夏天,雖然他只有90多天的生命但它卻絲毫沒有放棄。」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老師的理念跟我很相近,以有機的方式打造自己的園藝農場。還記得以前在國中時期,每到夏季蟬聲總是打擾著我們午休,在當時我對蟬一無所知,只覺得他們的叫聲好吵,但經過老師的介紹我才發現,原來蟬還有好壞之分,甚至是同品種的葉蟬,對烏龍茶來講是個害蟲,但對東方美人茶來講卻是益蟲,實在是讓現在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希望有天能喝到被小綠葉蟬吸食過的東方美人茶,讓我一品其解。
    17年蟬更是在台灣無法看到的品種,他的羽化過程得花費17年,只為了那兩周的傳宗接代,讓我十分佩服,很像我們學生努力讀書到大學畢業,用這二十年去換未來的八十年,而他們是用17年卻只換到未來的兩個禮拜,這樣想想,讀書好像也沒那麼的辛苦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