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的先祖來自伏爾加河流域(Volga River),因此語系和宗教信仰與鄰國瑞典、挪威等北歐國家不同。從地理上來看,芬蘭是瑞典和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地帶;但是卻成了侵略對象,曾經被瑞典和俄羅斯統治過,統治期間分別傳入了異族的文化,所幸芬蘭能保留其文化及語文,所以能發展具民族特色的文化。
赫爾辛基市區不大,主要景點都集中在市集廣場 Market Square 周邊,步行就可以瀏覽。所以起點選在赫爾辛基大聖堂前面參議院廣場,這裡有一個好處,早上九點起就有志工們帶領遊客做導覽,而且有不同語言的導覽員,我們可以選擇適合的,原則上導覽員沒明定費用,全憑旅客給小費。
我選擇的是一個暑假打工的大學生,她的英文非常的流利令人佩服。這是芬蘭人引以為傲的國際化成果;但是老一輩的芬蘭人卻因而擔憂,因為芬蘭語系的歷史很短,約僅有四百年左右,中間受到外國統治、近代提倡國際化,加上使用芬蘭語的人數占相對的少數,怕芬蘭語及其文化被歷史的洪流所掩沒。
在元老院廣場附近,就有好幾個文化設施可以參觀,廣場中央有俄帝時代統治芬蘭的亞歷山大二世銅像、廣場北側為大教堂、南側為市政廳及市立博物館、西側為已有365年歷史的赫爾辛基大學、東側為商店街,另外像芬蘭國立圖書館、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設計博物館、現代美術館等等...都在附近。
亞歷山大二世銅像
赫爾辛基大聖堂前面是元老院廣場,廣場中央有俄帝時代統治芬蘭的亞歷山大二世銅像。亞歷山大二世在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後著手俄國改革,他的改革主要實行解放農奴政策,設立地方自治議會,修訂司法制度,充實初等教育,改革軍制,以謀求俄國的近代化革命。這項改革,奠定了現代化社會結構的基礎,也影響了芬蘭使其受惠,因此芬蘭人迄今還是很感謝亞歷山大二世對芬蘭的貢獻,所以他的銅像依然矗立在最顯眼的地方。沒有被潑漆或斷頭,真不可思議。芬蘭國立圖書館(The National Library of Finland)
芬蘭國立圖書館位在赫爾辛基大聖堂的西側。屋頂有一個碗狀的圓頂,正面裝飾著神殿般的八根大圓柱,兩旁則是方形柱子,非常雄偉。
與赫爾辛基大教堂並列的芬蘭國立圖書館,同樣是由卡爾所設計,於1840完成的一個美麗的建築。經過2013年的大翻修,於2016年春季重新開放。
圖書館的中央是一個開闊的大廳,天花板的壁畫非常美麗,圖書都放置在四周的牆上,總共有300萬本書。圖書館的佈局和對稱性,令人感到流連忘返。
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
赫爾辛基大學和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的發展史,與瑞典王國以及後來的沙皇俄國的歷史有關。赫爾辛基大學前身始建於1640年,當時是圖爾庫(芬蘭舊都)皇家學院的預科。根據法令,瑞典所有的印刷商都要將1冊出版物送給王國內的大學典藏,到19世紀初皇家學院的館藏已到達30,000卷。在18世紀的最後10年瑞典和俄國戰爭,學院疏散到赫爾辛基。之後直到1917年,芬蘭是沙皇俄國治下的一個自治大公國。這一時期,芬蘭同時保存了1冊俄國所有出版物。1827年9月4日圖爾庫大火,近兩世紀聚集起來的40,000卷藏書付之一炬。1828年大學和圖書館以「芬蘭帝國亞歷山大大學」名義遷移到赫爾辛基,暫時安置在一所臨時性房屋中。大學後來重建了館藏,並對檔案進行了搶救,形成俄文和俄羅斯境內其他民族語言的最大館藏,世界相關學者都會到這裡取經。1917年芬蘭獨立時,館藏已經達到300,000卷。
圖書館裡的彩虹旗
|
可以躺著看書很舒適 |
漂亮的天井 |
豐富的藏書 |
赫爾辛基自然歷史博物館
Finnish Museum of Nats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Helsinki
大量的陳列著,以芬蘭為中心以及世界各地的動植物標本和恐龍骨骼。這座博物館建於1870年代,本來這是作為俄羅斯學生的高等教育機構而建的,是一座很莊嚴的建築。這座博物館在當地很有名,很適合家庭參觀,我去參觀時很擁擠,但是以當地人為主。裡面的標本很豐富,栩栩如生的標本,令人震撼。這次是參觀岩石教堂回程中不小心發現到的景點,很納悶的是,一般的旅遊導覽都沒提到?
芬蘭國家博物館
從外觀看來以為是一個教堂,但卻是一個博物館。它是一座莊嚴的石頭建築,內部也是石頭砌成,有古代歐洲的感覺。
陳列著從石器時代、中世紀、包括俄國統治時代的歷史文物。
隨著芬蘭的歷史的進展,有系統的與出土的遺品相配合,直到當代藝術品,展出品相當廣泛。
芬蘭國家博物館位在岩石教堂附近,可一併列入行程。
設計美術館Designmuseo 及芬蘭建築博物館Museum of Finnish Architecture
設計美術館內部出乎意外的窄,沒多久就逛完了。白色的內裝像城堡非常好看,樓梯的扶手和地上貼的馬賽克都是精心設計的。在販賣部你可能會發現一些小紀念品。事實上建築本身比展覽品有趣。
芬蘭建築博物館位在設計美術館的附近,展示出一些芬蘭有名建築物的設計藍圖及模型。這不是我的本行,留給有興趣的人去參觀。
阿黛濃美術館Ateneum Art Museum
阿黛濃美術館(Ateneum)位於赫爾辛基中央火車站對面,是芬蘭國家美術館的成員之一。
阿黛濃美術館的古典藝術藏品數量超過20,000件,位居芬蘭之冠,包括從18世紀巴洛克風格、印象派、後期印象派到20世紀的各種實驗性藝術運動的芬蘭藝術品。藏品中還包括約650件國際藝術品。梵古的《瓦茲河畔歐韋的街道》(Street in
Auvers-sur-Oise,1890年)、保羅·塞尚的《The Road Bridge at L'Estaque》阿克塞利·加倫-卡勒拉的 《愛諾三聯畫》(Aino Triptych,1891年)等為其鎮館之寶。快速瀏覽約花1小時,沒時間看看外表也不錯,美術館建築的本身也是一座藝術品。
芬蘭國家歌劇Finnish National Opera
芬蘭國家歌劇院創建於1872年,它是全國最舊的劇院,在 1902年被搬遷到中央火車站前。外觀是一座由石頭製成的城堡,屬於芬蘭的國家浪漫主義風格的建築,由灰色花崗岩和紅磚組合而成的壯麗、華麗的外觀,給予人們深刻的印象。在正門口有一座芬蘭作家「阿萊克西斯·基維,芬蘭語:Aleksis Kivi」的雕像。阿萊克西斯·基維是一位芬蘭作家,也是第一批用芬蘭語來寫散文和歌詞的作家,而且被認為是這批作家中最優秀的一個,他用芬蘭語寫的小說《七兄弟》,更是一部意義重大的小說。
愛斯普拉納第街(Etelaesplanadi)
從KAMPPI車站出來,經過了VANHA 小教堂,以烏斯佩斯基教堂為目標向前進就可以經過愛斯普拉納第街;這條街很寬約400米,包括南北兩側互相平行的北愛斯普拉納第街和南愛斯普拉納第街,介於兩街之間的路地形成了愛斯普拉納第公園,公園開放於1812年。愛斯普拉納第公園在夏季非常的熱鬧,許多芬蘭人來此郊遊。愛斯普拉納第街也是赫爾辛基最繁華所在地,百貨公司、精品店、餐廳、咖啡店等,都聚集在這條街上;芬蘭的品牌Marimekko,聽說很有名,芬航上用的紙杯和餐巾紙據說也是他設計的,圓點的圖案設計是很可愛,很多乘客都收藏起來不忍心丟;Marimekko的設計,造型顏色搭配非常醒目,據說是以罌粟花為範本設計的,芬蘭不產罌粟花,為何以此為設計標的,就很難理解了。在Kappeli咖啡館前的戶外舞臺,有許多現場音樂表演。愛斯普拉納第公園內矗立著芬蘭詩人約翰·盧德維格·魯內貝裡的雕像。
市集廣場(Market square)
從愛斯普拉納第街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個海灣,五顏六色的帳篷加上陣陣飄來的香味,就知道市集到了。市集裡販賣各式各樣的紀念品,相對來說赫爾辛基的物價還是比較高,下不了手;其中白樺木的製品像杯墊、鍋墊、木叉木匙等倒是物美價廉,深受歡迎。市集中,最有人氣的還是吃的東西,價格還是貴,為了祭五臟廟只好忍痛了。除了露臺之外,還有一間市場也是遊客必到之處,類似賣南北化的商家比較多,也有咖啡屋與簡餐廳價格比外面貴,之友天氣冷的時候生意比較好。
停在港邊的紅船,深紅顏色的船身加上大大的(RELANDERSGRUND)白色字很醒目,吸引遊客的目光。不過好像沒開航過,所有的導覽手冊都可以看到它的照片。
在市集廣場入口處有一座噴水池,中間是一尊Havis 海神像(Havis Amanda),不但是港灣的守護,也是攝影的熱點。圍繞在海神的四匹海獅,從口中向她噴水,造型很有趣。
芬蘭堡與西貝流士公園(Sibeliuksenpuisto)
從市集廣場可以達船約15分鐘到芬蘭堡,芬蘭堡本來是為了對抗俄國而建設的,今日已經失去軍事價值,反而成了觀光勝地,而且被指定為世界遺産。
另外,搭路面電車也可以到一個著名景點,西貝流士公園,這個公園是為了紀念芬蘭有名作曲家西貝流士80歲生日而建的。公園內西貝流士的頭像及不銹鋼管所組成像管風琴的作品是其賣點。
這兩個地方非常、非常的熱門,所有的旅遊書都會記載,在此不在費筆墨敘述。
尾聲
繞了一圈又回到了赫爾辛基大聖堂廣場。想到即將離開芬蘭,就決定享受一下芬蘭特色美食。就在大聖堂廣場對面的(SAVOTTA)餐廳進餐,點了芬蘭特別餐─馴鹿肉─,口感是很不錯比小牛肉嫩,價格卻讓我難以下嚥。因為是離峰時間,老闆好心讓我坐在窗邊看芬蘭的示威遊行,他們在抗議甚麼? 標語我都看不懂,抗議人潮雖然洶湧,但是過程很平和,沒甚麼衝突,警察也靜靜的在旁邊看著,沒事做。
吃馴鹿肉的消息傳出去後,一堆罵聲湧到:「這麼可愛的馴鹿你也吃得下。」,「今年聖誕老公公沒馴鹿拉車了。」,「小朋友拿不到聖誕禮物你要負責。」...。
( 待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