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過了「格林童話大道」之中點,卡賽爾,之後,接著要逛的是終點站,布萊梅(Bremen)。到布萊梅旅行,通常有兩個重點:一是探訪布萊梅的音樂家Bremer Stadtmusikanten以及抓抓驢子的腳,二是參觀舊城區,包括列入世界遺產的市政廳Rathaus、羅蘭雕像Bremer
Roland、 聖彼得大教堂St. Petri Dom、施諾爾區Schnoorviertel和伯特歇街Böttcherstraße。會做「格林童話大道」之旅,主要是順著「兒童文學專家」老婆的意思安排的,我則是順道看看。
布萊梅位在德國西北部,是德國三座獨立城邦之一,也是一個「漢薩城市」,只有在12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北德國結盟成「漢薩同盟」的商業城市,才會被冠上「漢薩城市」,顯示布萊梅在古時的時代就是一座貿易大城。現代的不萊梅擁有汽車、電子、造船、鋼鐵工業,沿海的漁業、平地的酪農業以及北海中的石油礦業等,是德國北部很重要的經濟體系。
與德國很多火車站大站一樣,布萊梅火車站非常氣派可說是一棟藝術建築,然而外觀相似度很高,而且只表示中央車站(Hauptbahnhof),沒有標示地名,只看外觀照片實在弄不清楚是哪個地方的中央車站。
從火車站沿著Soegerstrasse,布萊梅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走約二十分鐘可以到達舊城區(Alstadt)。途中會經過養豬人銅像,公豬、母豬、大豬、小豬共七八隻超可愛的,豬背上常有遊客騎上去拍照顯得非常光亮;據說中世紀時養豬人會經由這條路趕豬,就好像台灣古代農村的「牽豬哥」一樣,近代藝術家就建造了這個可愛的雕像,傳聞男人摸摸公豬的頭,就會有與牠一樣的能耐。
沒多久就來到熱鬧的市集廣場 (Markt Plaz),歐洲的古老城市大都有著一定的模式:市中心會有個市集廣場,是以前的民眾買賣、交換貨物的所在;市集廣場的周圍一般會有市政廳(Rathaus)、市議會、大教堂等幾棟固定建築,布萊梅也不例外,重要的景點都在廣場附近。
看完了表演就開始參觀廣場。市集廣場上的布萊梅市政廳最為有名,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布萊梅市政廳最早建於1405至1410年間,哥德式的建築裝飾著16位帝王及選帝侯雕像,彰顯出帝國城市的身分及權利。到了17世紀初,由布萊梅的建築師Lüder von Bentheim著手整建老市政廳,並且加入荷蘭文藝復興的建築元素,打造出一整面精巧別緻的表面,成為德國北方威悉文藝復興建築風格中最傑出的代表作。17世紀末,以巴洛克風格擴建背面建築;19世紀初期,辦公廳室則改建為新古典樣式。在市政廳600多年的歷史中,歷經了不同風格,恰似一頁精彩的建築史。
布萊梅市政廳前手持寶劍和盾牌的羅蘭雕像(Statue of Roland),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羅蘭像。羅蘭是查理曼大帝的手下大將,在與巴斯克人的戰役中陣亡,其事蹟透過著名史詩《羅蘭之歌》而廣為人知。從9世紀起羅蘭就被認作為布萊梅的守護者,本來是木製雕像,1404年改立為9.5公尺高的石雕像。羅蘭雕像在歷史上多次遭到危機,但都得到市民保護,尤其在二戰中德國城市遭嚴重損毀,但布萊梅羅蘭雕像卻能倖免於難,至今仍保留著它原始的面貌,傳說只要羅蘭雕像能繼續屹立著,布萊梅就能維持自由獨立的地位,與布萊梅市政廳一起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
布萊梅市政廳旁邊就是聖彼得大教堂 St.Petri Dom,建於西元789年至今已有超過1200年的歷史,兩座尖塔的教堂在德國常常見到,但氣勢上各有不同。布萊梅大教堂以耶穌十二使徒之一的聖彼得來命名,因聖彼得掌管天堂之門,因此布萊梅的市徽便是一把鑰匙。聖彼得大教堂在13世紀上半葉改建成早期哥德樣式,現在則是一座路德教派的新教教堂。歐洲南部盛產白色大理石,建築較華麗而容易完好保存。但越是往北的石材偏向砂岩,作為建材時容易泛黃泛黑,刻劃出了出歲月的痕跡。為了尊敬它的歷史,特地在黃昏時拍下了它金碧輝煌的影像。
市政廳左側一個小小的角落裡,矗立著布萊梅大大有名的「布萊梅動物音樂家(Die Bremer Stadtmusikanten)」雕像,雕像由上至下分別是公雞、貓、狗和驢四隻動物疊羅漢似地站在一起,這是藝術家Gerhard Marcks 在1951年的作品,早已成為布萊梅的新標誌,整個城鎮的紀念品都脫離不了這四隻動物。
布萊梅動物音樂家故事最早的出現在中古世紀,被格林兄弟於1857年編寫在格林童話第27篇。故事的內容是有四隻動物:雞、貓、狗和驢子,牠們都是因為老邁而被主人趕了出來,四隻就結夥流浪,由於這四隻動物分別有一些音樂方面的技能,於是決定一起到布萊梅當音樂家;因為沒有旅費,恰巧在路上遇到了一幫強盜在分贓,牠們就利用牠們的技能把強盜給嚇走,接收了強盜的錢,然後快樂的在布萊梅落腳,愉快地生活了下去。這個故事讓布萊梅成為「格林童話大道」之終點。怎麼多一隻 |
市政廳正對面的柏特夏街(Boettcherstrasse),這是舊城區最繁華的街道,只有短短一百多公尺,卻遠近馳名。1924到1931年間,布萊梅HAG咖啡公司的創立者羅塞里烏斯(Ludwig Roselius),以販賣無咖啡因的咖啡而成為富翁,為了重現中古時期的風華,與藝術家們共同規劃,融合北德建築與印象派主義風格,耗費鉅資打造這條黃金巷弄。在柏特夏街入口有好大一個金幣輝煌的裝飾,走進這個小巷子,全都是精緻典雅紅磚構成的屋子,真覺得彷彿回到古老的布萊梅城邦了。
往巷子裡走就可以到寶拉貝克之家(Paula-Modersohn-Becker-Haus),寶拉貝克之家的庭院中有一座「懶人七兄弟噴泉」(Haus der Sieben Faulen),為觀光客必到之處。寶拉貝克之家本身是一間禮品販賣店,七兄弟就浮雕在門口牆上。
這座有趣的噴泉乃由Bernhard Hoettger 根據布萊梅動物音樂家傳說所打造的,所以少不了雞、貓、狗、驢四隻動物。可惜我們參觀時,雞已經被偷走了,只用一個告示牌表示。到底是誰連鐵公雞都吞的下?
再往前走到了柏特夏街4號,即所謂的壁鐘之家(Haus des Glockenspiels),目前是旅客服務中心。在兩座紅磚的古老建築的屋頂之間裝飾了30個麥森瓷器的壁鐘組(Glockenspiel),而且在與另一棟建築成90度相連結,在銜接處是一座圓弧形的碉堡。快到整點時遊客已經聚集眼睛往上看,時間一到整點時,壁鐘組就會奏響音樂,而且弧形的碉堡開始轉動,呈現不同圖畫出來。
離市政廳不遠的地方就是施諾爾區 (Chnoorviertel),這裡是布萊梅的最古老的城區,狹窄弄巷中的小巧可愛房子建於15、16世紀,非常有特色,本來是有錢人聚居的地方,後來發展成為藝術工匠的創作天地,販賣著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其中還是以四隻動物雞、貓、狗、驢為主題者居多。其他還有畫廊、咖啡館、別致的餐館等,狹窄的巷弄中遊人如織,露天咖啡館也是高朋滿座,無視於擦身而過的遊客,悠閒地品嘗他的咖啡。在小而美兼具特色的施諾爾區,可以忘情的消磨一個下午。
整個布萊梅舊城被河道包圍起來,我猜想應該是以前護城河的遺跡,河邊已經整治為河濱公園,美輪美奐,可惜花期已過不然會更美麗。前面敘述過,布萊梅的建築師Lüder von Bentheim著手整建老市政廳時,加入荷蘭文藝復興的建築元素,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荷蘭風車,就不覺得奇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