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魚菜共生與魚狗 田園記趣系列 (2) 王飛龍 Dragon

 田園中的鳥兒-1

    我的田園不大僅有兩分許(700),與附近農地動則以甲來計算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然而,他們以營利為主都是種植單一作物,為了賣像佳大量地使用農藥與除草劑,使得田地了無生氣。相對的,我的田園不噴灑農藥或除草劑、甚至不使用化學肥料,幾年下來逐漸形成了一個自然生態圈;所以我所採收的果物都自然的甘甜,與市售物的口感就是不同,賣像雖不及市售品,但是吃過的人大都成了基本顧客。

             在我的自然生態園裡,除了經濟作物外,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動植物,雖然這些是不素之客,但在種植與收成的閒暇時,悠閒地觀察這些動、植物,就好像重新溫習了放下了許久的生物課本,而且從實物的觀察中來學習,別有一番樂趣。

            在園中發現到的小動物,有鳥類、昆蟲、爬蟲類和兩棲類等,這些小動物有些外表漂亮、有些不討人喜歡、有些是益蟲、有些是害蟲。

    在這一系列中,將一一分享觀察的紀錄,首先介紹鳥類。 

1.      魚菜共生與魚狗:

   有一種種植的方式叫做魚菜共生,它是指利用水中魚的排泄物分解成植物可吸收的無機盬,供應為蔬菜的營養份,而蔬菜的根系不但可以吸收系統內的營養份共成長使用,同時淨化了水質供給水中的魚來生活,蔬菜的根系亦成了魚的食糧,如此形成了一個封閉型生態系。理論上除了自然蒸發的水分需添加之外,不需要淨水與補充水分

                   及於此就在園中開了一個小池子開始嘗試魚菜共生種植方式種植箱是用保麗龍箱底下鑚孔然後填入土硬體準備好了之後就開始運轉了主角的魚類是釣於附近河溝的野生鯽魚,菜則是撒了白菜、空心菜種子以及幾棵小芋頭苗。開始時,植物的根系不發達需要補充一些魚飼料,約一周後隨著蔬菜的成長逐漸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生態系。


                 



正要慶祝這次實驗成功時,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將我創造出的生態系完全摧毀了。白菜和空心菜被蟲子吃得光禿禿的只剩根部,最後的收成只剩兩棵芋頭,
芋頭是屬於天南星科的植物常有辛辣味或乳狀液汁會引起皮膚發癢,蟲子不喜歡的緣故才能殘存。池中的魚卻也不見蹤影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元凶,原來是魚狗來吃掉了。這次魚菜共生的試驗只能宣告失敗唯二的收穫是兩顆芋頭及魚狗偷吃魚的照片


「魚狗」不是狗是「翠鳥」的俗稱因為它愛捕魚吃,加上可以在樹枝上長時間不動守候等魚來,所以鄉土名字中稱其為「魚狗」它們身上的羽色美麗宛如翡翠,因而得名。翠鳥喜歡單獨或是成對出現,靜靜的停棲在水邊的樹枝或是石頭上,等待魚兒現身。待其鎖定獵物後,翠鳥便會以直線俯衝的方式,衝入水中捕捉魚類,再飛回原地享用。 

1.      竹雞:

    早一點到園子裡常常回聽到「嘎啊、嘎啊、雞狗乖、雞狗乖」的叫聲。尋聲找去會看到棕色的鳥影在草叢裡亂竄或者沖天而去爬文得知這是台灣竹雞竹雞身長約25公分,常會出現在道路旁的樹叢底部,以種子、嫩葉、小昆蟲等為主食算是益鳥。附近農民表示,早年台灣鄉間竹雞的數量頗多,由於體型圓胖,常遭到民眾捕食,已經不多見了,能在我的園子裡出現,相當不容易。埋伏了許久總算比較清晰的捕捉到它的鳥影

3. 大笨鳥---黑冠麻鷺

   在園裡常常會看到中型的鳥在散步而且很皮並不怎麼怕人當然不可錯過機會以它當模特兒拍了幾張照片用照片上網比對後才知道它叫做黑冠麻鷺黑冠麻鷺(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又名黑冠鳽或黑冠虎斑鳽,棲息於森林裏並常夜間活動,遇警時會伸長脖子偽裝,在繁殖期入夜後會站在樹枝上向四方大聲起鬨,臺灣話俗稱山暗光。黑冠麻鷺分布在亞洲南部、東部和東南亞,在印度、中國華南、日本、臺灣和菲律賓等一帶繁殖,於臺灣都市綠地林蔭中偶會發現。站立時大約47公分高通常不甚怕人,往往能在較近距離觀察,甚至被捕抓,被取了大笨鳥的別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