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吃不到漢堡的漢堡 不老背包客遊記(11) Dragon 王飛龍



吃不到漢堡的漢堡    不老背包客遊記(11)   Dragon 王飛龍

        走馬看花看過了逛過了「格林童話之路」,旅遊已近尾聲,我們採由漢堡出,所以既來之就順道參訪一番。前些日子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介紹「易北愛樂音樂廳ELBPHILHARMONIE HAMBURG的由來與建造過程深為感動趁此機會前往觀覽一番
     「易北愛樂音樂廳」位於漢堡港倉庫城的最西端,高達110米,是漢堡最高的居住建築,為最新的代表性地標。倉庫城亦是值得觀賞的地區容後介紹。漢堡的志工事先帶給我們帶來了介紹手冊,說明它的來龍去脈,然後導覽。


      「易北愛樂音樂廳」歷經十年興建,耗資 8.43 億美元,比原先預算整整高出十倍,於2017年初終於盛大落成,成為漢堡最新的代表性地標。這座音樂廳由瑞士建築公司 Jacques Herzog & Pierre de Meuron 設計,他們先前最知名的設計為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以及 2008 年北京奧運運動場「鳥巢」。音樂廳的前身是舊倉庫本來要拆掉在原址建造音樂廳但是設計家另有巧思保留了原先倉庫的外貌在其上面加上造型讓它變成一棟揉合新舊建物的新音樂廳音樂廳屋頂的造型模仿波浪的形狀,上頭覆蓋著大型亮片,而四面由 1,000 片板狀玻璃面板組成,可以在不同的光線照耀下,使整棟建築隨不同光線呈現出豐富迷人的色彩變化令人驚嘆。       
       我們購買了一日券,市內電車可以任意搭乘同時也包括了免費搭船搭船前往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易北愛樂音樂廳」






       想要進入裡面參觀雖然不需費用但是需要索取入門票門票有限定入場時間我想應該是在控制人數。入口櫃台排滿了索票的人,志工帶我們到音樂廳對面大樓的旅遊服務中心不用排隊立刻就拿到票內行人才知道的門路吧過了通關口是一條很長很長的電扶梯通往音樂廳海景區、咖啡廳、紀念品區。
      音樂廳很大可容納2600需另外購票才能入內音樂廳內的空間音響設計是與日本聲學家豐田安久(洛杉磯華特迪士奈音樂廳和東京三得利音樂廳的音響設計師)共同合作,使用演算法為廳內裝設了10,000片以上獨特的吸音板然後組裝起來。這些吸音板音的形狀與功能各有不同有的會吸音有的會反射聲音,每一片都是獨一無二的組合起來之後,可以完美平衡的聲響效果,讓聲音可以均衡的傳送到音樂廳的任何一個角落。




       另外還規劃有有海景區、咖啡廳、紀念品區等都在舊有磚造倉庫的屋頂部分,所以內部的樓梯都為紅磚,把倉庫城建築物的舊有色彩融入現代建築,有一種古典華麗的感覺。




        從海景區可以俯瞰整個港口非常漂亮但是風很大受不了志工就帶我們進到CAFÉ BAR裡面無料看外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平心而論,我們的台中國家歌劇院,無論在外觀或內部陳設比起「易北愛樂音樂廳」毫不遜色,但是「易北愛樂音樂廳」加上了由舊倉庫改建的特色元素,確實讓它加分不少。
        出了「易北愛樂音樂廳」,不再搭船了而是沿著易北河往回走沿途參訪倉庫城,倉庫城有1.5公里長,是世界最大的倉庫區,其建築為哥德復興式多層紅磚建築,有塔樓、水路、陸路、橋等,非常壯觀,當時工商業的發達並不難想像使得這個城市富裕了六百多年,後來傳統業逐漸沒落,倉庫區也極力轉型到人文藝術方面所以仍然可以屹立不搖的開創出另一片天空。由照片可以看出水道非常發達貨物都靠船運用可比美威尼斯









       走完了倉庫去就要去舊城中心參訪,照以前的經驗,歐洲的舊城的結構,市中心有一個廣場,廣場為市政廳及教堂所圍成,我們就以教堂的尖塔為指標前進,不出所料來到了市政廣場。
      首先映入眼裡的是舊市政廳。漢堡的市政廳建於1897年,花了將近11年的時間建造,屬於德意志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雕工非常的細緻及左右對稱的建築特色非常吸引人然而經過百年的歲月,外表已經泛黑,在1997年的百年週慶時,重新整修,將市歷年來所堆積的污垢全部去除,將市政廳回復到原本的米白原色,即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市政廳。市政廳可說是漢堡的地標,在夜晚的燈火亮起時,會呈現出與白天完全不同的美感,也為漢堡帶來的不同的感受。市政廳前的廣場,是人們舉辦各種不同的節慶的場所,也是漢堡市市民約會的最佳場所。在這一百多年間,有著嚴肅外表的市政廳在人們的歡笑聲中,度過了一百多年的悠悠歲月。


       市政廳附近可以看到一座尖聳卻又很簡樸的教堂: 聖彼得教堂(St.Peter's Church),此教堂隸屬於馬丁路德教派的。迄今教堂的數目看多了,已經沒那麼感動了。由教堂往漢堡火車站走,是漢堡的繁華街,精品名牌商店林立吸引不少遊客;我們安排的行程正好和一般遊客相反,為了是不花太多時間在商店街。白色建築物是一間旅館,007影片曾在這裡拍片,如果你認得出來,表示你才有資格加入不老背包客的行列。



       穿過了繁華街就到了漢堡中央火車站,外觀依然雄偉和其他的火車大站不相上下很有歷史感,進到裡面是一座很寬廣鋼構的建築等車月台在地下,這裡是大站路線多的數不清。地上通道兩旁是二樓商店街所有的日常用品都可以買的到  而且還有不少速食店。車站裡常可以看到挑著水桶的人偶據說是漢堡的吉祥物。




        為了搭飛機方便 我們選擇了漢堡到機場中間車站附近的旅館下榻車站很小但是很有特色
       終於到了結束旅程的時候,搭電車到機場很方便,電車也很舒適,下了車直接通到機場出境大廳,出境大廳很大很雄偉,可惜外景長得如何沒有拍到。要搭機了,竟然沒有空橋,搭接駁車用走的真不可思議。不過天氣還不錯,到外邊透一下空氣也不錯,飛機外的景色也可以清晰地拍下來。







        在飛機上百般無聊,只能翻閱所照的照片,回顧這三周來的旅程打發時間。翻到最後一張,是剛才在漢堡機場廁所裡小便斗的照片,起初不解的是,為什麼國際機場的廁所裡,竟然有一隻這麼大的蒼蠅停在便斗裡,後來才發現是故意印上去的,吸引使用者用「水」去沖它,達到滴水不外漏的目的。對於德式幽默不禁莞爾。



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格林童話大道之終點 布萊梅 不老背包客遊記(10) 王飛龍 Dragon


        
        遊過了「格林童話大道」之中點,卡賽爾,之後,接著要逛的是終點站,布萊梅(Bremen)。到布萊梅旅行,通常有兩個重點:一是探訪布萊梅的音樂家Bremer Stadtmusikanten以及抓抓驢子的腳,二是參觀舊城區,包括列入世界遺產的市政廳Rathaus、羅蘭雕像Bremer Roland 聖彼得大教堂St. Petri Dom施諾爾區Schnoorviertel伯特歇街Böttcherstraße會做「格林童話大道」之旅,主要是順著「兒童文學專家」老婆的意思安排的我則是順道看看。


        布萊梅位在德國西北部,是德國三座獨立城邦之一,也是一個漢薩城市」,只有12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北德國結盟成「漢薩同盟」的商業城市,才會被冠上「漢薩城市」顯示布萊梅在古時的時代就是一座貿易大城。現代的不萊梅擁有汽車、電子、造船、鋼鐵工業沿海的漁業、平地的酪農業以及北海中的石油礦業等,是德國北部很重要的經濟體系。
       與德國很多火車站大站一樣布萊梅火車站非常氣派可說是一棟藝術建築然而外觀相似度很高而且只表示中央車站(Hauptbahnhof),沒有標示地名,只看外觀照片實在弄不清楚是哪個地方的中央車站


        從火車站沿著Soegerstrasse布萊梅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走約二十分鐘可以到達舊城區(Alstadt)途中會經過養豬人銅像,公豬、母豬、大豬、小豬共七八隻超可愛的,豬背上常有遊客騎上去拍照顯得非常光亮;據說中世紀時養豬人會經由這條路趕豬就好像台灣古代農村的「牽豬哥」一樣,近代藝術家就建造了這個可愛的雕像傳聞男人摸摸公豬的頭就會有與牠一樣的能耐




        沒多久就來到熱鬧的市集廣場 (Markt Plaz)歐洲的古老城市大都有著一定的模式:市中心會有個市集廣場,是以前的民眾買賣、交換貨物的所在;市集廣場的周圍一般會有市政廳(Rathaus)、市議會、大教堂等幾棟固定建築布萊梅也不例外重要的景點都在廣場附近。


        另外布萊梅為了推銷它的城市在聖彼得大教堂 (St.Petri Dom)旁的樹蔭下周末下午有真人演出格林童話裡布萊梅動物音樂家的故事,他們是用德文演出雖然聽不懂但是從肢體動作大致上可以猜出其內容,只能隨著大眾拍手叫好。




       看完了表演就開始參觀廣場。市集廣場上的布萊梅市政廳最為有名,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布萊梅市政廳最早建於14051410年間,哥德式的建築裝飾著16位帝王及選帝侯雕像,彰顯出帝國城市的身分及權利。到了17世紀初,由布萊梅的建築師Lüder von Bentheim著手整建老市政廳,並且加入荷蘭文藝復興的建築元素,打造出一整面精巧別緻的表面,成為德國北方威悉文藝復興建築風格中最傑出的代表作。17世紀末,以巴洛克風格擴建背面建築;19世紀初期,辦公廳室則改建為新古典樣式。在市政廳600多年的歷史中,歷經了不同風格,恰似一頁精彩的建築史。




        布萊梅市政廳前手持寶劍和盾牌的羅蘭雕像(Statue of Roland),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羅蘭像。羅蘭是查理曼大帝的手下大將,在與巴斯克人的戰役中陣亡,其事蹟透過著名史詩《羅蘭之歌》而廣為人知。從9世紀起羅蘭就被認作為布萊梅的守護者,本來是木製雕像,1404年改立為9.5公尺高的石雕像。羅蘭雕像在歷史上多次遭到危機,但都得到市民保護,尤其在二戰中德國城市遭嚴重損毀,但布萊梅羅蘭雕像卻能倖免於難,至今仍保留著它原始的面貌,傳說只要羅蘭雕像能繼續屹立著,布萊梅就能維持自由獨立的地位,與布萊梅市政廳一起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


        布萊梅市政廳旁邊就是聖彼得大教堂 St.Petri Dom建於西元789年至今已有超過1200年的歷史,兩座尖塔的教堂在德國常常見到但氣勢上各有不同。布萊梅大教堂以耶穌十二使徒之一的聖彼得來命名,因聖彼得掌管天堂之門,因此布萊梅的市徽便是一把鑰匙。聖彼得大教堂在13世紀上半葉改建成早期哥德樣式,現在則是一座路德教派的新教教堂。歐洲南部盛產白色大理石,建築較華麗而容易完好保存。但越是往北的石材偏向砂岩,作為建材時容易泛黃泛黑,刻劃出了出歲月的痕跡。為了尊敬它的歷史,特地在黃昏時拍下了它金碧輝煌的影像。



       市政廳左側一個小小的角落裡,矗立著布萊梅大大有名的布萊梅動物音樂家(Die Bremer Stadtmusikanten)雕像,雕像由上至下分別是公雞、貓、狗和驢四隻動物疊羅漢似地站在一起,這是藝術家Gerhard Marcks 1951年的作品早已成為布萊梅的新標誌整個城鎮的紀念品都脫離不了這四隻動物。
    布萊梅動物音樂家故事最早的出現在中古世紀,被格林兄弟於1857年編寫在格林童話第27篇。故事的內容是有四隻動物:雞、貓、狗和驢子,牠們都是因為老邁而被主人趕了出來,四隻就結夥流浪,由於這四隻動物分別有一些音樂方面的技能,於是決定一起到布萊梅當音樂家;因為沒有旅費,恰巧在路上遇到了一幫強盜在分贓,牠們就利用牠們的技能把強盜給嚇走,接收了強盜的錢,然後快樂的在布萊梅落腳,愉快地生活了下去。這個故事讓布萊梅成為「格林童話大道」之終點。


怎麼多一隻

       參觀布萊梅動物音樂家雕像,大家都會去抓一下驢子腳,據說抓了之後會帶來智慧,可以實現一個願望,但是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即兩手一起抓驢腿。如果只用一隻手抓驢腿,按照布萊梅人的說法,那是兩頭驢子在 “say hello” ,從驢子的前腿被摸得閃閃發亮看來,人們對於傳說總是充滿好奇而樂此不疲

       市政廳正對面的柏特夏街(Boettcherstrasse),這是舊城區最繁華的街道只有短短一百多公尺,卻遠近馳名。19241931年間,布萊梅HAG咖啡公司的創立者羅塞里烏斯(Ludwig Roselius),以販賣無咖啡因的咖啡而成為富翁,為了重現中古時期的風華,與藝術家們共同規劃,融合北德建築與印象派主義風格,耗費鉅資打造這條黃金巷弄。在柏特夏街入口有好大一個金幣輝煌的裝飾走進這個小巷子,全都是精緻典雅紅磚構成的屋子,真覺得彷彿回到古老的布萊梅城邦了






        往巷子裡走就可以到寶拉貝克之家(Paula-Modersohn-Becker-Haus寶拉貝克之家的庭院中有一座「懶人七兄弟噴泉」(Haus der Sieben Faulen),為觀光客必到之處寶拉貝克之家本身是一間禮品販賣店七兄弟就浮雕在門口牆上


       
        這座有趣的噴泉乃由Bernhard Hoettger 根據布萊梅動物音樂家傳說所打造的所以少不了雞驢四隻動物。可惜我們參觀時,雞已經被偷走了,只用一個告示牌表示。到底是誰連鐵公雞都吞的下? 



        再往前走到了柏特夏街4號,即所謂的壁鐘之家(Haus des Glockenspiels),目前是旅客服務中心在兩座紅磚的古老建築的屋頂之間裝飾了30個麥森瓷器的壁鐘組(Glockenspiel),而且在與另一棟建築成90度相連結在銜接處是一座圓弧形的碉堡。快到整點時遊客已經聚集眼睛往上看,時間一到整點時壁鐘組就會奏響音樂而且弧形的碉堡開始轉動呈現不同圖畫出來。



       離市政廳不遠的地方就是施諾爾區 (Chnoorviertel),這裡是布萊梅的最古老的城區,狹窄弄巷中的小巧可愛房子建於1516世紀,非常有特色,本來是有錢人聚居的地方,後來發展成為藝術工匠的創作天地,販賣著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其中還是以四隻動物雞、貓、狗、驢為主題者居多。其他還有畫廊、咖啡館、別致的餐館等,狹窄的巷弄中遊人如織,露天咖啡館也是高朋滿座無視於擦身而過的遊客悠閒地品嘗他的咖啡在小而美兼具特色的施諾爾區,可以忘情的消磨一個下午








       整個布萊梅舊城被河道包圍起來我猜想應該是以前護城河的遺跡河邊已經整治為河濱公園美輪美奐可惜花期已過不然會更美麗。前面敘述過,布萊梅的建築師Lüder von Bentheim著手整建老市政廳時,加入荷蘭文藝復興的建築元素,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荷蘭風車就不覺得奇怪了